一、怎样吃才能防暑降温
1.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
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
2.别忘记补充钠、钾、钙、镁、铁
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盐、酱油、味精、咸菜、豆腐乳等,不用刻意增加就足够啦,吃钠太多会增高血压。
钾: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含钾丰富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和豆类等。
镁:在绿色蔬菜、坚果、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镁。
钙:奶及奶制品含量丰富。
铁: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是铁的良好来源,并且吸收利用好。
锌: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
3.补充水分是有讲究的
不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时喝水,少量多次。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水、绿豆汤等。如果出汗较多,可选择一些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饮料,也可以每餐做点菜汤、鱼汤或鸡汤等。
4.补充维生素是必须的
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有花生、瘦猪肉、豆类、小麦粉、小米等;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以及奶类等;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为各种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
5.烹调建议
清淡为主,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的方式进行烹调。使用葱、姜、蒜、食醋等调味品,既可促进食欲又可促进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不同品种、不同颜色搭配。
6.注意饮食卫生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加速,食物易腐败变质,在食物的购买、加工和储存等各环节都要注意。不去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点、大排档等就餐。
注意这样的膳食摄入,可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高温情况下,人体胃肠道的蠕动会减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厌食、食欲减退等情况。而且,机体代谢率增加,大量出汗,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丢失较多,使机体对蛋白质、钠、钾、钙、镁、铁、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水等的需要量增加。
二、炎热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既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三、暑期中暑应迅速降低体温
中暑是一种与环境高温相关的疾病,重者可发生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热休克等,发现或者处置不及时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中暑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的年轻人,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也见于没有重体力劳动的老年人或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或者有基础疾病者。
中暑原因
环境温度与湿度与中暑密切相关。高温并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发生中暑。环境温度在35度以上,散热的途径主要靠汗液蒸发;环境湿度超过75%,人体即使“汗出如浆”,也不能通过汗液蒸发的途径散热了。
中暑表现
中暑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如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恶心、胸闷,心慌,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站立不稳、体温正常或略高;或者出现皮肤潮红、灼热、体温升高,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严重者出现肢体痉挛、晕厥、昏迷等表现,也可以出现横纹肌溶解、肾功能损害、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体温高、血白细胞高,有可能会误认为感染性疾病,如脓毒症,需要进行鉴别。昏迷等表现也需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鉴别。
中暑了怎么办?
发生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日晒环境,置阴凉处、通风处静卧,避免高强度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有条件的要将病人置于空调环境,争取去掉衣物以助散热。神志清楚者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重者需要至医院诊治,除了监测重要的生命体征外,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降低核心体温是中暑治疗的核心。
中暑高热者要迅速降低核心体温(测量肛温或耳温),争取在半小时左右将核心温度降至39度以下,同时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各脏器功能状况,早期发现并处置并发症。降温措施多主张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将身体(头部除外)浸于4℃水中降温,但这种冷水会让神志清楚者感到非常不适,也要避免将低温降得过低;或者去除衣物,身上洒上温水,用风扇吹风加强蒸发降温。还有一些其他降温方式,如冰袋、冰帽、冰毯,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其效果优于上述两种。因为导致体温升高的机制不同,中暑的高热并不等同于炎症的“发热”(即咱们平时说的“发烧”),因此不建议使用常用的解热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另外,也不建议酒精擦浴。
中暑可防
高温中暑重在预防。如改善高温、高湿的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外出时注意遮阳;适当多喝含盐清凉饮料,不是口渴后才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和休息,休息不足、疲劳和饥饿条件下也易于发生中暑;使用空调降温,或多次到空调环境降低体温,即使短时间在空调环境留滞,也会大幅度减少热休克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体弱等机体调节能力差的人群,但使用空调时也要避免空调风直吹或者温度调得过低。
四、夏日酷暑教你防暑的最佳绝招
1、防中暑之日常
首先,对于很多忙碌的男性来说,夏季防暑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自己拥有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加之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其次,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这一点,相信大家也会注意得很好。
最后,在饮食方面,我们当然要多喝水和少吃辛辣食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千万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而除了辛辣食品,我们也应该注意少食高蛋白的食物,高蛋白类食品含有较高的热量,应尽量少服用,可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清菜、水果。
2、防中暑之应战
要对抗暴晒和高温,首先我们当然要准备好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而如果在户外长时间停留,以致感觉自身体温过高,则可以尝试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另外,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
防暑降温乌梅绿豆饮【原料】乌梅25克、绿豆250克。【做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
牛蒡茶是以中草药牛蒡根为原料的纯天然茶品。牛蒡茶具有一面排除人体毒素,一面以营养成分进行滋补和调理的
瓜果之首,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医药价值颇高,是消暑、解渴、利之佳品,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当遇
防暑降温荷叶粥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加白糖调匀食用。此粥的防暑利尿、降压之功
过度依赖空调,吹空调毕竟不是自然状态,它能使空气频率流动和振动,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的神经功能
长期以来,人类战胜炎夏酷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比如发明了电风扇、冷气机、空调机和洗冷水浴降温以及科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如果两种药冒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
发放的时间会在每年夏天的八到十月份,发放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这是根据各个岗位上的发放标准来定的,这是
防暑降温费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领取资格,只有劳动者在高温期间在岗工作才能发放,休假或者脱岗的劳动者并不能
防暑降温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防暑降温常吃的食物有罗汉果、罗汉果花、罗汉果、干切面、罗汉果花...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