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早上醒来吸烟的危害是什么呢

一、早上醒来吸烟的危害是什么呢

 吸烟减少寿命:提到吸烟的危害,我们不得不谈就是寿命,根据有些调查显示,平均每吸一支烟会缩短11分钟的寿命,当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吸烟者比吸烟者要长寿。

吸烟影响睡眠质量:根据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吸烟的人睡眠时间比不吸烟的人要少,并且睡眠质量也较差。其中尼古丁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睡眠质量差不仅会让人在清醒后精神状态差,一些研究还显示,如果习惯性睡眠质量差,还会产生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吸烟影响生育功能:据研究调查表明,长期吸烟者的精子受精能力较不吸烟者下降了75%。罪魁祸首仍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因为精子可以识别尼古丁,并对它产生反应。长期吸烟使得人精子中尼古丁受体超载,从而使得受精的能力下降。

早晨的时候起来抽烟对身体肯定是不好的,抽烟本身都是非常伤肺的,如果长期抽烟的话,那么肺炎这种疾病的几率很大,肺炎还是比较轻微的疾病,如果自己屡次不将抽烟的习惯改掉,那么疾病加重了很有可能会诱发肺癌,早晨起来一定不要抽烟,平时一定要减少抽烟的量。

二、特定时间吸烟的禁忌

1、早上起床时不要抽烟

经过一晚的休息,机体大多数组织器官新陈代谢能力比较低,呼吸的频率比较慢,身体内滞留的CO2比较多,又因经过了一个晚间,屋子里的空气没有流通,甚是污浊,混杂着香烟的烟雾又被从新吸进肺中,以至于产生气闷、头晕、无力等症状。加上烟雾中尼古丁等多类有毒物质刺激支气管,久之则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病患。有句谚语:早上吸烟,早归西天,已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尽管说得有一些夸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明早上吸烟的危害性与严重性。

2、餐后不要抽烟

人在吃饭后,消化系统进入全面消化与吸收状态,这个时候胃肠蠕动频繁,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张开,并且排放一些多余的热能与加快组织细胞生物呼吸。假如这时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被肺部与全身组织大量吸收,给人体机能与组织带来比平常吸烟大很多的伤害。餐后吸烟还可以使胆汁分泌太多,使胰蛋白酶与碳酸盐的分泌受抑制,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3、熬夜时不要抽烟

夜里是细胞分裂最旺盛时期,睡眠不好,加上长时间熬夜降低抵抗能力,人体非常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而香烟中至少包含69种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使正常细胞癌变,增加20多类癌症发生的机会。熬夜使人的生理处于应激状态,在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比较准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多,这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上升、心率增快,使动脉硬化提速。所以假如不得不熬夜,要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工作间歇适当小憩,尽可能不要熬通宵,资深烟民更应该尽可能少吸烟。

三、吸烟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①致癌作用

虽然得不到烟民的接受,但吸烟致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这可能与烟雾中的β-萘胺有关。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②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四、戒烟的科学方式

认知疗法

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吸烟对自己及他人危害,树立戒烟的决心和信心,不要认为自己抽烟历史较长而戒不掉,一定要想到:我一定会戒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烟瘾大的人,多次戒烟都未成功,后来得了不宜抽烟的疾病,下决心后还是戒了。

厌恶疗法

对嗜烟者的抽烟行为选用一些负性刺激法使之对其产生厌恶感。例如采用快速抽烟法,首先让患者以每秒一口的速度将烟吸入肺部,由于这种速度远远超出正常的吸烟速度,使尼古丁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吸入,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心跳过速等。再要求患者好好体验这种不良感觉,然后让他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随后又让患者快速抽烟,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烟就不舒服为止。这种疗法只要连续进行2-3次,一般都会戒掉。但此法不能用于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人。

系统戒烟

要求戒烟者一下子将烟完全戒掉,是比较困难的,特别对烟瘾大的人说更不现实。因此,应采取逐步戒烟的方法。抽烟成瘾者往往是在下意识状态下抽烟的,所以在戒烟前,要制定一个戒烟计划,计算好每天吸烟的支数,每支烟吸多长时间,将下意识抽烟习惯转变为有意识的抽烟。在戒烟过程中,要逐步减少每天吸烟的支数,逐步延长吸烟的间隔时间,如两天减少一支烟,一天减少一支烟,半天减少一支烟,这样不断递减;一小时抽一支烟、两小时抽一支烟、半天抽一支烟,间隔时间不断递增,最后达到戒烟目的。

吸烟 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