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乙脑疫苗一定有必要打吗乙脑疫苗副作用是什么

一、乙脑疫苗一定有必要打吗

乙脑在中国的流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①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限于夏秋季(6~10月),流行高峰在8~9月,南方和北方地区可相差10天左右。②病例呈高度散发。③分布范围广,除西藏、青海、新疆三省区为非流行区外,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近十几年来,由于气温、降雨量及南部沿海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乙脑疫区有明显的北移趋势。经多年研究证实,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猪为主要扩散宿主,人、马等哺乳动物和鸟类也可作为宿主。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马和猪后可引起马脑炎和猪流产。做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的流行强度取决于主要传播媒介的密度、主要扩散宿主的数量和人群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均因自然界诸多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乙脑流行期和流行期前一个月内自然界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别是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地震等)的发生对乙脑的流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上文我们介绍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如果可以在疾病没有发生前就抑制疾病不发生,那肯定不会导致对于身体的伤害,上文提到的乙脑疫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建议有必要打乙脑疫苗。

二、乙脑疫苗副作用是什么

1、全身反应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局部反应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以涂上一些紫药水。

三、乙脑疫苗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乙脑疫苗根据对病毒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好但免疫原性较减毒疫苗差,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差但免疫源性好。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四、打完乙脑疫苗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呢

1,首先呢,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接种需要在流行季节前的一个月进行,只有这样,疫苗才能够在我们的体内产生出抗体,才能够在流行季节的时候帮助我们抵抗乙型脑炎,使我们免受乙型脑炎的折磨。还有,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开始和注射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2,其次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接种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一方面是针对于8个月以上的小孩和不是流行区域的一些健康的未接种过该疫苗的人群。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对象则是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够接种疫苗的人群,这一类人群中包括一些具有先天性的人或者是患有中耳炎、急性传染病的人或者是孕妇。3,再次呢,在接种流行性乙脑疫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疫苗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少,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发热的症状,但是这种症状也不会特别严重,一般情况下持续个两天就会自己好了,也不用就医。偶尔出现一些疹子的话,时间久了,慢慢地也会自己下去的。

乙脑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