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妇科 > 妇科常识 > 正文

痛经治疗最佳方法会导致痛经的有哪些疾病

一、女性痛经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一般处理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为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于经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扬酸0.3g,或甲氯灭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显效。

 三、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四、性激素治疗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

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痉

下腹置热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等,以防成瘾。

六、对症治疗

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二、会导致痛经的有哪些疾病

1、大量流血并伴有强烈痛经。

这两种症状同时出现可能代表你得了盆腔炎,是一种通常由衣原体细菌引发的生殖系统感染。盆腔炎的另一种征兆是性生活后出血,若不及时诊治,很容易引起不孕症

 2、突发性的剧烈骨盆疼痛。

剧烈的下腹部疼痛可能是由于卵巢包囊破裂引起的。这种破裂引起的剧痛通常由下腹部一侧开始,迅速扩散到整个下腹部,这种疼痛和痛经相比完全不是一种感觉。

3、止痛片也无法缓解的剧烈痛经。

痛经突然变得剧烈而难以缓解通常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信号,就是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出子宫。另外在性生活中或者在平时做出弯腰动作时如果出现剧痛也有可能是这种病症引起的。

 4、月经量急剧增多。

这种状况可能代表你体内生长了子宫纤维瘤。这是一种生长在子宫壁上的良性肿瘤,常对人体无害,但是由它引起的经血量增多会导致贫血,这种肿瘤也有微小的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血管堵塞或者转为恶性肿瘤。

三、引起痛经的原因是什么

一、全身因素

其中有精神因素和经血凝滞不畅的原因。精神紧张、抑郁、恐惧、情绪不稳定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密切相关。

经期剧烈活动、不注意风寒湿冷,或体质虚弱,或对疼痛极为敏感,均可诱发痛经。中医认为,一个人在有经期间身体抵抗力较低,此时容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导致气滞血瘀。血的运行是靠气来推动的,气滞了,血液流动就慢了,血流速度减慢了,就容易发生凝滞。打下比方,这就好比自来水管的下水道发生了瘀积、阻塞,于是,水就积聚在一起,污水不能流走,便发生了积水现象。痛经情况也与此类似。由于经血凝滞不畅,经血瘀积,便发生了痛经。这就是“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道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经血情况,就可以发现痛经女性的经血大多数是颜色暗红,甚至有血块。这就是经血凝滞不畅的缘故。

二、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包括卵巢内分泌方面和子宫方面的因素。

1、经研究发现,痛经基本上都发生在有排卵周期的女性,而无排卵周期的女性是极少会发生痛经的。卵子是由卵巢生成并排出的,因此认为痛经的发生可能与卵巢内分泌因素有关。

2、至于痛经与子宫方面的因素有关,就不难理解了。例如,子宫肌肉发生了痉挛,就发生了痛经。这个道理犹如肠痉挛时发生腹疼的原理是一样的。此外,子宫峡部肌肉张力增加,为了克服这种阻力使经血排出体外,子宫必须加强收缩,这样,就产生了痛经。如果子宫过度倾屈,宫颈口狭窄,使经血流通不畅,也会引起痛经。这就是前面所讲的“不通则痛”的道理。

四、对于痛经的食疗方法

乌豆蛋酒汤: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艾薏苡仁粥: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姜枣花椒汤: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痛经 痛经的原因 增强体质 原发性痛经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