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乙肝 > 乙肝预防 > 正文

乙肝疫苗的注射原则预防

异性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经非常普遍,一般人都知道的是0、1、6原则。人们所不知道的是除了这个原则外,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还有许多其他的注意事项。那么乙肝疫苗究竟该怎么打呢?怎样才能让乙肝疫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乙肝疫苗的接种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还有的孩子接种后检查并没有产生抗体,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打乙肝疫苗主要遵循0、1、6原则,但是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遇见这种情况了也不用慌,因为这都是正常的。所以在注射乙肝疫苗后的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有特殊情况,我们就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乙肝 肌肉 新生儿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