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中医养生 > 正文

孕妇可用中医药安胎保胎

孕妇扎堆现象比较明显。即将做母亲的朋友们在孕产期可用中医药安胎保胎、促进产后恢复等。

中医药安胎保胎

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保胎主要适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对前两种流产,中医要辨证使用中药。

如怀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腰部疼痛,小腹坠痛,两腿酸软,小便频繁,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苔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摄安胎。

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中药治疗流产的效果。

产后恢复可中医药

在宝宝顺利降生之后,对于产妇而言,做好产后的恢复便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妈妈们可以采用中医药调理产后不适。

临产过程中由于宫缩痛,导致过多的空气进入胃肠引起肠胀气;术后又由于腹部切口疼痛,影响早期活动,所以很容易造成腹胀,肠蠕动较慢。加之术后产妇出汗较多,以及术中、术后一定量的出血,会导致阴津、阴血不足。此时,产妇可用中医药调理。将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各15克,香附、川朴、元胡各10克,陈皮6克,大黄10克,水煎两次后合匀,每日1剂,分两次服,术后6小时服第一次,24小时肛门未排气者再服一剂,颇为有效。

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均有养阴生津补血之效;香附、川朴、陈皮、大黄具有理气通下消胀的作用,元胡可活血止痛。这几味药配合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产后病多以“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为特点,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生化汤”和“下乳涌泉散”对治疗产后疾病也颇为有效。生化汤可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促进子宫复原,排出体内瘀血,补血养血,促进产后身体早日康复;下乳涌泉散对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有明显疗效。

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可辨证运用中药,促进肠蠕动,补益气血,使其早日下床活动;还可运用中药外敷伤口,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这对腹部伤口的愈合以及切口美观都可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结合其它中医药治疗,如针灸、按摩、中药足疗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活血祛瘀可使产妇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也有助于产后妇女恢复体质和身材。

合理科学坐月子

产妇生产后身子较虚弱,在月子里补养身体很重要。中医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体质特征,合理膳食。坐月子有三个阶段,要注意“一排、二调、三补”,具体是将产后一个月按周划分,每周根据需要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恶露排出体外,可喝生化汤,吃麻油炒猪肝等。生化汤是一付很好的中药方剂,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尽快排出恶露,帮助它恢复正常的位置和形状。第二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恢复脏腑的功能,恢复骨盆位置。可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于缓解尾椎骨等骨疼。产后不易猛补,因为产妇刚生产完身体比较虚弱,吃多了吸收不了,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到了产后第三周,该排的已经排完,此时可以开始进补身体了。

建议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们要适当吃蔬菜。冬季盛产的菠菜是不错的选择,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锌。月子期间,每天如能保证吃上一大盘蔬菜沙拉,不但能促进食欲,更可以满足哺乳期母亲一天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产妇温和补身,身体尽快康复。

生产后,新妈妈体内钙的流失量较大,适量补钙可防止骨质疏松。对此,产妇们一定不要忽视。冬季天气寒冷,产妇无法开窗晒太阳,这样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如果妈妈体内缺钙严重,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见的有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等,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严重影响人的体形。但是,也不能大量服用钙片。专家提示,孕妇补钙要适当,尤其要注意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否则极易造成顾此失彼。

安胎 保胎 孕妇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