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儿科 > 儿童心理 > 正文

小学生暴打老师到住院 小学生暴力行为心理儿童心理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因为被老师催交作业不从,暴打老师致老师住院。学校方面表示发生这种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了。

东莞一小学四年级男生因美术老师催交作业,把老师打进了医院。同学称,“他抓住陈老师头发,一拳打到陈老师脸上,一脚踢陈老师肚子,按在地上打”。对此事件,该学生家长也拒绝支付医药费。

据称这名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打老师,学生因练跆拳道体格健壮,从一年级开始暴力对待老师,考试被扣分也成动粗理由,先后有四名老师遭殃。

语文老师说:曾经因为一次作文扣了阿斌15分,险些被他用课桌砸伤脑袋。入校4年来,至少有5个老师吃过这样的“亏”。

樟木头中心小学学生:“上一届的体育老师也被他打了,就是因为他上课的时候跟别人玩,体育老师就骂他,然后他就发火,他就打老师。”

樟木头中心小学学生:“我前面的那个人跟他玩,然后他不小心惹到他了,他就突然追着我前面的同学,然后那个同学无可奈何,只能跑进女厕所,然后阿斌就没有冲进去。”

网友评论:

@苏苏烦不了:现在教育一出问题,舆论就指向老师,不做老师永远也不会明白在这个位置上有多难,不能放弃一些孩子,却也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家长难对付,孩子难管理,学校要成绩,我们真的是钱少事多责任重位低权轻离家远。

@主公丶请自重:家长还这种态度!这样不是默认了孩子的行为?现在敢打老师,你就不想想以后他不会打你们这些纵容他的父母吗?!

@Yong胖胖:孩子是天真善良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因为一些因素,有的可能暴力,撒谎等等坏习惯。那些说打得好的人,你的老师才是真的白教你了,不要你做作业,每天让你玩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嘛?催交作业的老师就该打?这不仅是你的老师的悲哀,更是你爸妈的悲哀,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你都不知道。

小学生暴力行为的心理分析

小学生暴力行为危害:

1、身体。暴力行为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安全与健康。

2、心理。暴力行为的心理伤害远远大于身体伤害,心理伤害是内隐的,会使得小学生产生焦虑、紧张、不安、抑郁、痛苦等消极不良的情绪,甚至形成自卑、胆怯、孤僻、残忍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人际关系。由于攻击性较强的小学生在同伴群体中往往遭到拒绝。而受拒后的小学生又会不理智地再次对同伴试试攻击行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成人后的社会行为。小学生的暴力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年期,今后的犯罪的可能性相比较而言更大。

影响小学生暴力行为的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小学生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情感氛围是影响小学生暴力行为的两条主要途径。如果孩子看见成人打玩具娃娃,等成人离开后,儿童也会学者打玩具娃娃。还有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还教孩子攻击别人,其实,这样做事把进取性和攻击性混淆在一起了。

2、环境因素。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他们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如果小学生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游戏等会使他们的攻击心理得到加强。

3、生理因素。许多小学生之所以出现暴力行为也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可能与大脑两半球的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有关,其次体内过多的雄性激素也会让男孩更具有攻击性。

4、心理因素。孩子患狂躁症、多动症,容易被激怒,情绪容易高涨,很有可能会引发暴力行为。

儿童 生理 情绪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