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精神心理 > 强迫症 > 正文

强迫症的四种常见的自我疗法

众所周知,在都市中强迫症是一种呈高发状态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不止让患者感觉到非常痛苦,还会对患者周边的人带来麻烦,那么面对强迫症的出现,我们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和治疗呢?

强迫症并不是精神病,病人由于觉得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正常,往往误认为患了精神病;在人前能竭力掩饰自己的病态,甚至回避就医。但是,掩饰和回避只会拖延问题的解决,增加治疗和自救的困难。

强迫思维一旦干扰正常心理活动,不但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同时也会造成心理压力,使患者更觉自卑、紧张和焦虑,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采用心理治疗遇到的首要障碍,在于强迫症病人对治疗的消极态度。他们觉得症状无法控制,对能否好转没有信心,更没有决心去自救。这种消极态度是十分有害的,必须加以改变。只要让他们认识到自救康复的可能性是确实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下决心自救,他们的消极等待的态度就将发生改变。当然有了正确的态度,还需要强迫症病人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并坚持行为操练,强迫症病人原先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心境,才能变成充满希望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强迫症的心理调节方法:

1、心理支持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精神紧张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安慰,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2、转移注意力

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3、顺其自然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视、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淡化它就很自然地阻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

4、增强心理素质

即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心理疾患,其发病时间可以长达7年左右。要避免青少年出现这类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都要注意青少年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既要发展智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也要注重非理性思维的培养,要使他们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

面对心理疾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必须的,然后通过患有的心理疾病有针对性的改善和纠正就一定能起到不错的疗效。

强迫症 青少年 精神病 心理疾病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