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口蹄疫的病因是什么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表现在口腔粘膜(如牙龈、舌)、蹄部皮肤、乳房、乳头、鼻端、鼻孔形成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病呈急性经过,流行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但较常发生于秋、冬和春季。切断羊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往往能够避免羊口蹄疫病的发生。
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性,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5个亚型,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低温,不怕干燥。该病毒对酚类、酒精、*等不敏感,但对日光、高温、酸碱的敏感性很强。常用的消毒剂有1%~2%的氢氧化钠、30%的热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二、羊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最为易感;其次是绵羊、山羊和骆驼等。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痊愈家畜可带毒4个月~12个月。病毒在带毒畜体内可产生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
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
全年均可发病,但较常发生于秋、冬和春季。切断羊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往往能够避免羊口蹄疫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羊口蹄疫初期体温升高、食欲降低、精神沉郁、闭口、流涎。绵羊水庖多见于四肢,可有轻度跛行;山羊水疱多见于口腔。水疱经1-2天自行破裂,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若羊口蹄疫护理不当继发感染化脓菌,则形成溃疡、坏死。若不发生其他并发症,一般愈后良好、死亡率较低。羔羊有时并发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较高。潜伏期平均3~4天。具体来说,不同种类的羊口蹄疫症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绵羊山羊特征:
体温40℃以上,沉郁,废食,口腔粘膜发生水疱,舌少见(山羊比绵羊的多,且多在硬腭和舌面上),蹄的水疱小,跛行,流产。
乳山羊特征:
乳头有病变,奶量减少。
哺乳羔羊特征:
特别易发病,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也可能发生恶性口蹄疫,心麻痹死亡。病死率20%~50%。
三、口蹄疫祸畜也殃人
口蹄疫俗称“口疮”、“鹅口疮”、“蹄黄”等,它是由一种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人类大概知道这种病约有500年了,确切认识此病也有100年历史。口蹄疫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和畜中都有发生,目前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流行较严重,在欧洲某些国家如英国、法国也有发生。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很小很小的致病性微生物,需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大小只有20~25纳米(一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它只有核糖核酸(rna)和一些蛋白物质。虽然口蹄疫病毒很小,但它还是一个病毒的小家族。它有7个血清型,以下还有几十个亚型,各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叉免疫,也就是说患了o型口蹄疫对其他型口蹄疫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这个现象有点类似流感病毒感染无交叉保护现象。
口蹄疫病毒主要感染对象是偶蹄类动物。家畜中最易感的是黄牛,其次是牦牛、犏牛、水牛和猪,而骆驼、绵羊、山羊又次之。犊牛比成牛易感,病死率也高。在野生动物中,黄羊、鹿、麝和野猪也可感染发病,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如野牛、驼羊、岩羚羊、大象也可感染口蹄疫,马对口蹄疫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必须注意,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牛感染性很强,羊和猪则很难感染;而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猪有强烈感染性,牛、羊很难感染。
牛、羊、猪等家畜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7天潜伏期后发病,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流涎,口腔黏膜形成水疱、糜烂,唇、蹄部和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等。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病程一周左右,传染性很强。也就是说在牲畜中出现了口蹄疫感染、发病,很快传播开来,在某些情况下病死率可达50%左右。
人类对口蹄疫有易感性,也就是说,人也可以被口蹄疫病毒感染和发病,儿童感染病例多于成年人,但是人患了此病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感染一次后,很难再感染第二次。这当然是指对同一口蹄疫病毒型而言的。
人类感染口蹄疫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羊、猪等家畜。人接触到疫畜患病处水疱、唾液、粪、乳、尿以及破溃的蹄皮都可发生感染,因这些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口蹄疫病毒。人的口蹄疫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是因饮食病畜乳、奶脂和挤奶,处理病畜时发生接触感染。人感染口蹄疫既可以通过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创伤皮肤,甚至还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患口蹄疫的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别人的传染源。
人感染此病,大约经过1周左右潜伏期后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39℃以上,头痛、精神不振、呕吐等。2~3天后,口干舌燥,唇、齿、舌、咽部等出现水疱,面颊潮红,手指尖、指甲根部、手掌、足趾、鼻翼和面部等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薄痂,逐渐愈合,不留疤痕。有时还出现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一般病程不超过一周,预后良好。但老年人患此病后病情较重。根据畜间口蹄疫流行状态,患者与病畜接触情况和病人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必要时做病毒分离及对病人血清进行检查,可以确诊。
四、口蹄疫的治疗预防
治疗方法
对病羊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棚干燥,通风良好,供给柔软饲料(如青草、面汤、米汤等)和清洁的饮水,经常消毒圈棚。在加强护理的同时,根据患病部位不同,给予不同治疗。口腔患病:用0.1%~0.2%高锰酸钾、0.2%福尔马林、2%~3%明矾或2%~3%醋酸(或食醋)洗涤口腔,然后给溃烂面上涂抹碘甘油或1%~3%硫酸铜,也可撒布冰硼散。蹄部患病:用3%臭药水、3%煤酚皂溶液、1%福尔马林或3%~5%硫酸铜浸泡蹄子。也可以用消毒软膏(如1:1的木焦油凡士林)或10%碘酊涂抹,然后用绷带包裹起来。最好不要多洗蹄子,因潮湿会妨碍痊愈。恶性口蹄疫:对于恶性口蹄疫的病羊,应特别注意心脏机能的保护,及时应用强心剂和葡萄糖注射液。为了预防和治疗继发性感染,也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结晶樟脑,每次1克,每天2次,效果良好,而且有防止发展为恶性口蹄疫的作用。
预防措施
不从有病区购进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制品,加强检疫。由车船、飞机卸下的动物肥料、废水及装运工具就地消毒。口蹄疫常发地区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发现本病立即报告上级兽医部门,并进行封锁、隔消毒,对疫点严格封锁,扑杀病畜。对剩余饲料、饮水、病畜活动场地、羊舍和所走过的道畜产品及污染品进行全面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外出必须全面消毒。疫点有最后一只病羊消灭之后3个月内部出现新病例时才解除封锁。
免疫接种:每年定期给羊群注射同型口蹄疫疫苗。
上报疫情、隔离封锁: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上报疫情,迅速隔离病羊,封锁疫区。在病羊污染的地方用1%~2%火碱或福尔马林溶液严格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感冒的全身症状明显,其次是流涕、不同程度的鼻塞及头痛而上呼吸道感染则以鼻、咽、喉局部症状为主,常有明
5度以上,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如:冰枕、散热贴片、温水擦拭如用温毛巾反复
下呼吸道感染一般难自愈,建议结合临床医生检查治疗,防止出现不适症状,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治疗,同时注意休
如果鼻内分泌物已成硬痂,则轻轻用棉签拨动硬痂,使干的分泌物脱离鼻粘膜,这样鼻分泌物可随呼吸而前后移动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ca、o、c、南非南非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ca、o、c、南非南非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
传统的口蹄疫灭活疫苗虽然在控制我国口蹄疫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存在着免疫期短、有副作用以及活性病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系用猪源强毒接种bhk-21或ibrs-2细胞单层,收获细胞毒液,经二乙烯亚胺(
口蹄疫感染人类的症状包括不舒服,发烧,呕吐,口腔组织发生红色溃疡腐烂(表面腐蚀性水疱),偶有皮肤小水
用饮水免疫法时,用量按每只羊服200亿菌体计算,2天内分2次饮用:在饮服疫苗前一般应停止饮水半天,以
潜伏期4~7天,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然后手掌、足跖、甲周、口腔黏膜等处出现米粒至豌
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突然发病,发烧,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