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鹅口疮有什么症状 有效治疗鹅口疮的方法

一、宝宝口疮有哪些表现呢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因此出现症状时应及时予以治疗。

二、怎样有效的治疗鹅口疮

1、外用偏方治疗鹅口疮

(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鹅口疮患者每日4~6次。

(2)生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鹅口疮患者每日2~3次。

2、外敷法治疗鹅口疮

(1)胡黄连、大黄各5g,吴茱萸10g,胆南星3g,共研细末后用调成稀糊状,涂敷两足心,覆盖塑料薄膜,纱布包扎,鹅口疮患者每日1次。

(2)用细辛适量,研成粉末,加适量水和少量甘油或用米醋调成糊状,每次取药膏适量,做成药饼贴敷肚脐,上盖纱布,用胶布固定,鹅口疮患者3日1次。

3、药物治疗鹅口疮

(1)先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的双氧水清洗口腔,再用盐水棉球擦洗干净。鹅口疮患者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2~3天治疗鹅口疮即能治愈。

(2)酮康唑片200mg,研细成粉,加生理盐水20ml配成混悬液,然后将这种液体涂抹口腔黏膜,鹅口疮患者每天2~4次,一般2~3天就能显效,大部分婴儿5天内可治愈。

三、鹅口疮病因是什么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的口腔、肠道、皮肤和阴道等部位也有白色念珠菌存在,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只有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滥用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下才会发病。新生儿通常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母亲阴道内的念珠菌而发病的,也有时是婴儿接触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生活用具如奶嘴、毛巾等而患病。

四、婴儿鹅口疮预防的方法

妈妈们注意卫生习惯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以免造成宝宝感染患上鹅口疮。

宝宝妈妈用具分开存放

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鹅口疮。

奶瓶等喂奶用具消毒

鹅口疮时真菌的感染,孩子的奶瓶、奶嘴、玩具一定要常烫洗消毒,不然容易反复。但如果家长比较担心的话还是可以选择暂缓接种疫苗的,鹅口疮可以暂缓打疫苗。

新生儿打鹅口疮疫苗

鹅口疮能打疫苗。长鹅口疮一般是不影响打疫苗的。鹅口疮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但是鹅口疮一定要用药,用制霉菌素片兑在开塞露或者少量生理盐水中,然后涂在口腔里,一般1-2天就会好的,但是一定要看不到后再继续涂擦2天。

婴儿 鹅口疮 口疮病 口疮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