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 应该怎么治疗

一、什么是黄疸型肝炎?1419020117020117

别称虫媒传播多发群体消化内科常见病因肝脏常见症状肝炎病毒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的损伤、酒精损伤、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血脂代谢异常等传染性乏力、厌油、恶心,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深黄,皮肤科有瘙痒传播途径无

各种引起肝炎的病因都可因同时出现黄疸而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种: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的感染,其他嗜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化学毒物的损伤(如四氯化碳)、酒精损伤、药物(雷米封、利福平、降血脂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血脂代谢异常(脂肪肝)等,这些原因都可导致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产生肝炎,同时出现黄疸,在临床上被诊断为黄疸型肝炎。

二、黄疸型肝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包括肝炎和黄疸两方面的临床表现。

1.肝炎的临床表现

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的乏力、厌油腻、恶心等,严重者可出现极度乏力,食欲减退、呕吐明显等,甚至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体征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化验检查血液会出现肝功能下降的表现,如转氨酶升高等。

2.黄疸

皮肤和巩膜呈浅黄至金黄色,皮肤可有瘙痒。化验血液会出现胆红素升高。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病程分为三期,阶段性比较明显,总病程约4个月。

(1)黄疸前期病程数天到21天,平均7天。多数症状缓慢出现,体征多不明显。多数病患者最早的感觉是全身乏力,继而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甚至不能进食。由于不同患者表现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以起病时突出出现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开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黄疸、白细胞计数增多起病的胆道疾患型;早期以关节酸痛兼发热的风湿型;还有恶寒、弛张热、迅速见黄疸的败血症型。此外还有起病类似疟疾或脑炎或荨麻疹、丘疹及红斑样皮疹者。

(2)黄疸期病程约为2周到6周。主要表现为黄疸的出现和加深。首先出现尿色黄染,继之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黄疸加深在1到2周内达高峰。随着黄疸的加深,部分患者还会持续存在数周,然后才逐渐消失。此时多数患者不再发热。黄疸达高峰并开始消退,消化道症状表现改善,如食欲开始恢复,其他症状也开始减轻。

(3)恢复期一旦黄疸消退,就进入了恢复期。病程约2周到4个月,平均1个月。以上各种症状多在2周左右开始消失,儿童病程较短,恢复快,约1到2个月即康复。成人中约5%长期留有肝区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及乏力,常称之为肝炎后综合征。

三、什么方法可以检查和诊断黄疸型肝炎?

检查:1.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35%)。

2.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同样粪中尿胆原含量可正常、减少或缺如。

3.肝功能试验根据不同病因可出现下列指标异常:①转氨酶升高;②凝血酶原时间异常;③严重肝病时,也可出现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碱酯酶活力下降等;④伴有肝内瘀胆时,碱性磷酸酶可升高;⑤血清白蛋白下降。

4.免疫学检查:血中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可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5.肝脏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除了光镜检查外,还可行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荧光等检查。

6.B超、CT等对肝脏形态学变化的诊断有帮助。

诊断: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伴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即可诊断为黄疸型肝炎。

四、如何治疗和预防黄疸型肝炎?

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饮食与营养。

2.针对性治疗

(1)利胆药物西药: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中药:茵栀黄冲剂等。

(2)护肝药物主要为肝细胞膜稳定剂,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此类药物有很多可供选择。

(3)支持对症治疗主要为改善纳差、腹胀、恶心等症状的药物。

3.抗病毒治疗

性病毒性肝炎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则需要针对病毒进行抗病毒治疗。

预防对于病毒性肝炎需要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

以下食物黄疸型肝病病人可以多吃,对病情恢复很有帮助。1、注意食用适量的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每日必须的维生素。2、黄疸型肝炎病人要适量吃一些大豆及豆制品,这些食物对肝脏细胞的修复非常有益。3、黄疸型肝炎病人还要适量食用一些海鲜类食品,能增强免疫功能。4、要适量食用动物的肝、瘦肉、鱼、鸡鸭、蛋类等高蛋白、适量脂肪的食品,补充日常所需的能量。5、黄疸型肝炎病人还要注意喝水,水是体内一切运动的载体,喝水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出体内的毒素,减轻肝脏负担。

肝炎 黄疸 黄疸型肝炎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