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中医养生 > 正文

仙鹤草的作用有哪些仙鹤草的鉴别与应用

一、仙鹤草的作用

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胃癌 仙鹤草60克,龙葵、白英各48克,半枝莲、蛇莓、石见穿各24克水煎服,日1剂。宜于胃癌之伴有黑便、贫血、消瘦、疲乏等症状者。继续服用能使肿块消散。

食管癌 仙鹤草30克,代赭石、急性子、蜣螂各21克,旋复花、姜竹菇、天冬、麦冬、南沙参、北沙参、沉香曲、石斛各12克,木香丁香、厚朴、当归、豆蔻各9克水煎服。能使症状改善,饭量增加,体力恢复。

肝癌 仙鹤草、生地黄、石燕、半枝莲、瓦楞子各30克,漏芦、薏米各15克,当归、丹参、八月札各9克,白芍、陈皮各6克水煎3次分服。结合放射治疗,能改善体力,缩小肿块。宜于早、中期。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

血热咯血 鲜仙鹤草30克,鲜旱莲草12克,侧柏叶9克水煎服。

咳唾脓血 仙鹤草、苇茎各30克,鱼腥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冬瓜仁各12克,桃仁9克水煎服。

湿热便血 仙鹤草、地榆各15克,黄芩、山栀、槐花各9克,黄连3克水煎2次分服。

二、仙鹤草简介

仙鹤草别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m,全株具白色长毛。根茎短,常生1或数个根芽(越冬芽)。

茎直立,被疏柔毛及腺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大小不等,间隔排列,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7cm,宽1.5~3.5cm,边缘有锯齿,两面均被柔毛;托叶近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萼倒圆锥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数钩状刚毛,宿存;花瓣5,黄色;雄蕊5~15;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萼筒于果熟时增厚,下垂,顶端有一轮直立钩刺,外有较深纵沟。极似仙鹤头部,因而称仙鹤草。花果期5~12月。

仙鹤草用于止血仙鹤草及由仙鹤草的茎、叶所提取的仙鹤草素,其止血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早已制成各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病症。

近年来又将仙鹤草制成止血粉,用于外伤出血、内脏手术时出血或渗血(包括颅内手术、胸腹部手术),据20例的临床观察,均在1~2分钟内止血。

三、仙鹤草的鉴别与应用

白鹤草别名仙鹤草。爵床科,常绿灌木。株高约100-150公分。叶对生,全缘,两面有柔毛。聚伞花序,着生于枝梢或叶腋,唇形花冠白色,上唇披针状,下唇短三裂,花冠形状犹如一只只展翅飞翔的白鹤。原产中国大陆云南,华南之广东、广西山区一带,东南亚地区及印度等地。因其功效有如灵芝所以中医界人士命名为白鹤灵芝。全草平肝降火,镇咳止痒。治肺热咳嗽,肝炎,胃炎,糖尿病。叶加工干燥为白鹤灵芝茶,有降血压,治糖尿病之效。

仙鹤草灌木,高1-2米。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有短柄。花单生或2-3朵排成小聚伞花序,花冠管延长,2唇形,白色。蒴果长椭圆形,种子4枚或少数。

药材为干燥枝叶。枝扁圆柱形,灰绿色,有纵沟。叶皱缩,绿褐色。

肺热、热咳、喘咳、肺结核、食道结核、鼻病、支气管炎、喉炎、肝病,配合巴参、紫苏、大本猪母乳、鱼腥草、六角英、白花蛇舌草、枇杷、金桔、杨桃等水果制精力汤,可治气管炎,久服可治过敏性气管诸疾。

治肺痨、肺结核,除了上述药草之外,可加丸仔草、金钱薄荷、叶下红、金线莲等,加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时现作现喝,极具功效。

四、仙鹤草的研究与常用药方

仙鹤草炭

取净仙鹤草小段,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大半显炭黑色,存性,并见有火星,喷淋清水灭净火星,取出摊晾,制炭后可增强止血的作用。

鹤草芽为龙芽节的带短小根茎的芽,秋末至初春间采挖,为东北民间驱绦虫病药。本品呈圆锥形,上部弯曲。芽由数枚披针形淡黄棕色韵膜质芽鳞包被,剥去芽鳞可见黄色或黄绿色幼芽。根茎为短圆柱形,长1-2cm,表面棕褐色,有紧密的环状节,着生棕色细小鳞叶及须根。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1、《药镜·拾遗赋》:“滚咽膈之痰,平翻胃之哕,石打穿识得者谁。”注:“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此剂,十投九效。乃作歌以志之。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小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大叶中间夹小叶,层层对比相新鲜,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采掇茎叶捣汁用,蔗浆白酒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

2、《纲目拾遗》:“余亲植此草于家园,见其小暑后抽痉,届大暑即著花吐蕊,抽条成穗,俨如马鞭草之穗。其花黄而小,攒簇条上。始悟马鞭草花紫,故有紫顶龙芽之名;此则花黄,名金顶龙芽。与地蜈蚣绝不相类,因此草亦有地蜈蚣之名,故《百草镜》疑为石见穿也。”

仙鹤草 放射治疗 支气管炎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更多运动>>
相关菜谱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