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狼疮性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诱发狼疮性肾炎的因素

一、诱发狼疮性肾炎的因素

遗传因素(20%)

SLE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发病率高达3%~12%,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在对SLE患者的HLA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后发现了与SLE密切相关的基因主要在HLA的某些基因位点上,尤其是HLADR区,HLA表现型呈多型性。研究证实在人群中具有单倍体型HLAB8/DR2者,较易产生细胞及体液的超敏免疫反应;这可能是由于T及B淋巴细胞及抗原呈细胞上HLA编码的多态所致,表现为T抑制细胞功能低下,自身抗体及球蛋白增高。现在有人认为SLE易感基因为T细胞抗原受体不同结构的基因。近来研究发现T细胞B链的一些多肽结构与HLADR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出现,提高了SLE发病的可能性。另外,SLE还存在多种补体缺陷,如C2、C1q、C1r、C1s、C4、C5、C8和Bf、TNF、C1酯酶抑制因子缺乏等。这些补体成分或遗传基因缺陷,均可影响到补体传统激活途径,增加机体对感染等激发因子的敏感性而与SLE易感性相关。

内分泌因素(20%)

SLE主要累及女性,育龄期女性的患病率比同龄男性高9~13倍,但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女性患病率仅略高于男性。故认为雌激素与SLE发生有关。无论男性或女性SLE患者,其16α-羟化雌酮和雌三醇水平均显著增高。女性避孕药有时也可诱发狼疮样综合征。人体及动物试验研究均证明,雌激素可增加B细胞产生针对DNA的抗体,而雄激素可抑制此种反应,近来发现SLE患者血清中泌乳素升高,导致性激素的继发性变化,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病毒感染(20%)

常见者为慢性病毒感染,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SLE病人组织中有管网状包涵体,与副黏病毒的核蛋白及核心的管状结构相似,但进一步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细胞损害的非特异性表现。也有人从SLE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但从含包涵体样物质的组织还未能分离出病毒,故这些物质与病毒感染关系有待证实。在SLE病人中,存在多种高滴度的抗病毒抗体,例如抗麻疹、抗风疹、抗副流感、抗EB病毒、抗流行性腮腺炎、抗黏病毒等抗体。在患者血清中还有ds-DNA、dsRNA和RNA-DNA等反转录病毒的抗体。也有人提出SLE的发病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讲,不少迹象说明病毒感染可能是SLE的病因之一,但尚未证实病毒感染与SLE病人的免疫调节异常及发生自身免疫有关。此外,也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药物因素(15%)

多种药物与SLE发病有关,但致病机制各不相同。

①诱发SLE症状的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类、保泰松、金制剂等。这类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使潜在的SLE患者发病,或使患有SLE者病情加重,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

②引发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有肼屈嗪、普鲁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钠、异烟肼、丙基及甲硫氧嘧啶等。这类药物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但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有人认为氯丙嗪在紫外线照射后与可溶性核蛋白结合增强其免疫性,肼屈嗪与可溶性蛋白结合,在体内能增强自身组织成分的免疫原性。此类患者在停药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随着新药品的不断出现,也有人认为药物可作为外源性载体,与宿主组织决定簇结合,诱发自身抗体产生。因此,临床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性狼疮的发生。

物理因素(10%)

约1/3SLE患者对日光过敏,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正常人皮肤组织中双链DNA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发生二聚化,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而去除紫外线照射后,可修复解聚。SLE患者有修复二聚化DNA的缺陷,过多的胸腺嘧啶二聚体则可能成为致病性抗原。也有人认为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细胞受损,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产生皮肤损害。另外,X线照射、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也可诱发或加重SLE病情。

饮食因素(5%)

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欧洲防风等,具有增强SLE患者光敏感的潜在作用;含有联胺基因的蘑菇、烟熏食物、食物染料及烟草等可诱发药物性狼疮;含有L-刀豆素的苜蓿类的种子、新芽及其他豆荚类等也可诱发狼疮。限制热量及脂肪酸的摄入量可降低鼠狼疮的严重程度,推测此举可能对SLE患者有益。

 其他因素(5%)

石棉、硅石、氯化乙烯及含有反应性芳香族胺的染发剂可能与SLE发病有关。严重的生理、心理压力皆可诱导SLE的突然发作。

二、狼疮性肾炎的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避免使用诱发或加重病情的药物,如青霉素类药物、普鲁卡因胺等。

药物治疗

治疗包括: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

1.诱导缓解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病情,力求疾病完全缓解(包括血清学指标、症状和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

2.维持治疗以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防治疾病复发和较小的药物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主要药物,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和预后,但具体用药应根据是否有SLE活动及病理类型遵循分级治疗和个体化原则。

①泼尼松:成人为0.8~lmg/(kg?d),共8~12周,病情稳定后进入减量治疗阶段,至维持量(隔日0.4mg/kg),总疗程1~2年,甚至更长。

②甲泼尼龙冲击疗法:适于SLE活动及LN病理改变严重的病例,如Ⅳ型LN合并新月体形成。常用方案:甲泼尼龙每次1g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必要时于3~7日后重复,共1~3个疗程。但要注意感染及水钠潴留等并发症。

(2)细胞毒药物:对于弥漫增殖型LN或激素疗效不佳者应加用细胞毒性药物。

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常规方法是口服CTX2~4mg/(kg/d),但目前认为NIH方案优于口服常规方法,即用CTX0.5~1.0g/m2体表面积,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不少于1小时,每月冲击1次,共6次,然后每3个月冲击1次至活动静止后1年停止冲击,总量<12g。治疗时要注意充分水化以碱化尿液,并监测血象的变化。不良反应有:可逆性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脱发、性腺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致癌、致畸等。欧洲方案:CTX500mgi.v./2周共6次,随后给予硫唑嘌呤2mg/kg,共2,5年。NIH和欧洲方案均配合激素联合治疗。

②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用量l~2mg/(kg/d),通常联合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作为维持治疗药物。

③霉酚酸酯(MMF):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生。适于难治性LN的治疗,其疗效产生较慢,多与激素联用,起始量为1.5~2.0g/d,达到临床缓解后减至1.0g/d,持续半年后,减至0.75g/d,维持量通常不低于0.5g/d,总疗程1.5~2年。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

④雷公藤总苷:60mg/d,分次口服,它与激素合用对LN有一定的疗效,对轻症或激素,免疫抑制剂撤减后维持治疗更适宜,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性腺抑制,肝毒性、月经异常及胃肠道症状。

⑤环孢素(cyclosporinA):用法为开始3~5mg/(kg/d),服用2~3个月后,每月减lmg/kg,减至2.5mg/kg做维持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毒性、胃肠道症状、牙龈增生和多毛。

⑥他克莫司(tacrolimus):可抑制T细胞的活性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反应,有学者建议用于V型LN的治疗。初始量0.08~0.1mg/(kg·d),分两次口服,血药谷浓度为5~15ng/ml。应根据血药浓度及Scr调整剂量,病情缓解后可减为0.05mg/(kg/d),持续半年。副作用:肌肉震颤,血糖增高,一过性血肌酐增高,肝功能损害。

⑦来氟米特(1eflunomide):来氟米特是一个具有抗增殖活性的异唑类免疫调节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用法为每日一次,每次2片。最初三天给予负荷剂量(50mg/日),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mg/天。副作用:腹泻、皮疹、骨髓抑制、性腺抑制,肝毒性,少数患者有肺纤维化。

(3)正在研究中的治疗方法:

①全身淋巴结X线照射,20Gy疗程4~6周。

②体外免疫吸附治疗,一般3~7次。

③抗CD4单克隆抗体治疗,按0.3mg/㎏静脉给予。

④免疫重建疗法:采用大剂量CTX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消除骨髓中的致病源性免疫细胞。

三、狼疮性肾炎的护理

1.心理护理:疾病或服用激素可引起体态、容貌改变,不能生育及严重患者的部分功能丧失,使病人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过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家人应多给病人谈心,让病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周围人的爱心,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并说明药物反应是可逆的。

2.饮食护理:应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除肾功不全外可给高蛋白饮食,有条件可长期服用牛奶,尤其是初乳,因初乳中含大量抗体,可增加机体免疫力。

3.日常护理:户外活动时面部可涂氯喹冷霜,穿长袖衣裤,戴宽边帽,减少阳光照射,以免皮损加重。室内应有窗帘。做好口腔护理,可用4%苏打水漱口以预防霉菌感染,已有口腔霉菌感染可口含制霉菌素50万单位日三次,或用1~4%克霉唑溶液漱口,每日3~4次。对指、趾、鼻尖、耳垂等部位广泛小动脉炎合并雷诺现象者,应注意保暖以免肢体末梢冻伤和坏死。

4.用药护理:狼疮性肾炎治疗专家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可采取每日或隔日上午7:00~8:00时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且采取逐量减药的方法,以免引起“反跳”现象。

5.要防治感冒和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应及时大量应用抗生素。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家护理时,要时刻防治感冒,注意御寒保暖;如果感冒后,要遵照医嘱,服用肾毒性小的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6.康复锻炼护理:狼疮性肾炎病人要有充足的睡眠,以减轻疲劳,同时可适当参加各种活动、家务劳动和丰富的文娱活动,农民可进行轻的体力劳动。

7.狼疮性肾炎患者缓解发作交替进行,若症状复发需及早就医。过劳、感染、生育常是复发的诱因,应注意避免。育龄妇女应避孕,有多脏器损伤者应终止妊娠。对脏器损害不明显,病情长期静止,家庭中有迫切生育愿望者,在医生指导下也有平安分娩、母子安全的先例,但一定要在严密的医疗监督下进行。

四、狼疮性肾炎的专家建议

1.有大量尿蛋白的患者,应注意进优质蛋白饮食,如瘦肉,鱼,鸡瘦肉,牛肉等以补充蛋白的丢失;

2.浮肿较重的患者以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量出为入。

3.确诊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尽快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4.患病期间注意防止感冒和疲劳,以免病情复发;

5.治疗应该以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药物为主,能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优先选择激素治疗,病理类型较重如弥漫性LN,应联合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中药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激素的治疗。临床常因单独以中药治疗为主,而放弃免疫抑制治疗,常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迁延不愈。尽管个别中药也有免疫抑制作用,但疗效尚不确切,特别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尤为不适合。

6.对不能用激素或不愿激素治疗的患者,可应用副作用小,或没有激素副作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片等药物,但须针对不同的个体,由经验的肾科医师负责进行。

7.已服用激素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递减激素用量与次数。切不可随意停药。

8.肾病自然病程通常需一年或更长,应坚持服药和检查。

肾炎 狼疮性肾炎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