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养生保健 > 正文

丹毒丝菌病的治疗 引发丹毒丝菌病的原因是什么

一、丹毒丝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发病机制: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低γ球蛋白血症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全年均可发病鶒,但常见于春、秋两季。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潜伏期一般为2~5天。

二、丹毒丝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erysipelasvesiculosumorerysipelasbullosum),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erysipelasgangrenosum)此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多由脐部或生殖器部开始,后迅速扩延,病情凶险易引起败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损害也可向他处蔓延(游走性丹毒)或鶒在原发损害部位屡次发生(复发性丹毒)。多次复发者称慢性复发性丹毒,局部往往继发淋巴性水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小腿颜面、前臂手足及婴儿腹部多见。其他部位也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

 并发症

1、丹毒丝菌性关节炎,主要是脓毒性关节炎类型。

2、丹毒丝菌性心内膜炎,主要是感染性心内膜类型。

3、婴儿如发生丹毒可导致败血症。

4、极少发展为全身性皮肤疾病,菌血症较为罕见。

三、丹毒丝菌病的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病原的病史或是有刺激物的接触,虽然又痛又痒但是没有触痛的症状,皮损瘙痒明显但无全身症状。

2、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局部症状为红肿,境界不清,浸润深,化脓明显的皮肤炎症。

3、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病损为水肿性,边缘不清的丘疹,没有触痛的症状。

4、癣菌疹是由癣病皮损中的真菌引起过敏反应而发生皮疹的一种疾病。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

5、类丹毒类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此菌可引起猪等动物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也可传染给人。为紫色或红色的,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

四、丹毒丝菌病的治疗

1、全身治疗

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如若有全身症状出现或表现严重者应给予相应的支持疗法。

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青霉素G2.5万~3万u/kg,静脉或肌肉注射,治疗2个星期左右。

苄星青霉素G120万u,肌注(每侧臀部各60万u1次注射)或红霉素0、5g口服,每日4次,连服7日可治愈。

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

 2、局部治疗

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

如果是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

如果是心内膜炎或是关节炎,头孢唑啉0mg/k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治疗时间是4个星期或是5个星期。

丹毒丝菌病 丹毒 淋巴结肿大 下肢静脉曲张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