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心脏病 > 动脉硬化 > 正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相信大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症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一旦被这种病症所查找就会严重伤害患者的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使疾病得到治愈,下面就有请专家介绍一下关禁闭的介入治疗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

①作用机制:通过球囊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节段的机械挤压,使粥样硬化的血管内膜向外膜伸展,血管直径扩大,或粥样硬化斑块被撕裂沿血管腔延伸,在生理压力和血流冲击下,重新塑形生成新的平滑内腔,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血流通畅。

②适应证:

A.早期适应证:稳定性心绞痛及单支血管病变,病变特征为孤立、近端、短(<10mm),向心性,不累及大分支,无钙化及不完全阻塞,左室功能良好且具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征。对此类病人,作PTCA的成功率高于95%,因并发症须急诊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少于2%。

B.扩展适应证:近年来,随着技术经验的提高和导管、导丝的改进,PRCA适应证在早期适应证的基础上,已得到极大扩展。

a.临床适应证: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高龄病人(≥75岁)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明显受损(LVEF<30%)。

b.血管适应证: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血管桥(大隐静脉桥或内乳动脉桥)病变、旁路移植术后的冠状动脉本身病变,被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c.病变适应证:病变位于血管远端或血管分叉处,长度>10mm,偏心性、不规则,有钙化、溃疡、血栓等。

1988年ACC/AHA心血管操作技术小组和VTVA专家组总结了过去10年的经验,将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为A、B、C三型,并提出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与PTCA成功和危险性的相互关系,作为PTCA适应证选择的指南。

A型病变:冠状动脉每处狭窄段长度<10mm,呈同心狭窄,病变血管段弯曲度<45ptca="">85%,危险性低。

B型病变:冠状动脉呈管状狭窄,长度10~20mm,为偏心性狭窄,近端血管中等弯曲,中等成角(>45°,<90°),管腔不规则,中度钙化,完全阻塞<3个月,狭窄位于血管开口部分,属分叉部位的病变,血管内有血栓存在。此型病变PTCA成功率60%~85%,具有中等危险性。

C型病变:冠状动脉呈弥漫性、偏心性狭窄,长度>20mm,重度钙化,其近端血管过度扭曲,成角>90°,完全阻塞>3个月。病变部分位于血管开口处,邻近大血管分支保护有困难,血管内有血栓形成,或有血管桥纤维化。此型病变PTCA成功率<60%,危险性高。

相信通过专家的介绍,大家对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有了更好的见解,一旦患有冠心病就要及时的接受检查和治疗,针对病因,找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会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在治疗期间,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身体才会得到,及时的康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