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白领养生 > 正文

对职业产生倦怠如何调整职场之道

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在过着一种绝对称不上是“充实”的生活,因为日子顶多只能算被“填满”而已。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越发强烈地要求我们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从这样的环境中脱身谈何容易!每天我们都在数不清的日程安排中疲于奔命,充满压力!在咨询与培训的过程中,我听到有员工抱怨,每天在工作还是不工作之间徘徊。不工作没有钱花,而且自己还年轻,不工作是不现实的,况且现在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容易;如果工作,可是要面对工作上那些人、那些事,心情很不好......其实,这是一种职业倦怠的表现,可以有三种方式排解。

首先,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选对了职业。“男怕入错行”,职业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目标相符合,直接影响自己的情绪。比如,有的人个性比较内向,不太喜欢正强好斗,喜欢钻研,那么选择技术型的工作,如咨询、教师等职业是比较合适的;如果硬要做行政、管理等工作,一定会不厌其烦。

其次,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选对了公司。虽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但是不可否认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如果自己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事符合公司倡导的文化,就会如鱼得水;反之,则举步维艰。比如,有人过去一贯在大国企工作,习惯了按点上班、到点走人的作息习惯,也习惯了层级分明、做事讲究程序的作风,而进入一家成长期的民企,对于不讲流程、不讲规范的工作氛围,就显得很不适应。

最后,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抗击“职业倦怠”最好的良方,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比如,有人过去一直在国企里做高管,现在空降到民企,虽然管理职位高,但是下属并不真正服他,难免找点事端。而朋友自视甚高,也没有及时与下属做沟通,或者必要时放低态度,导致双方关系比较紧张。其实,只要把自己放低点,一切就都好办了。

不光是企业界,培训业界也是有这样的情况的。昨天有人请我吃,说到某讲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到了,在培训现场不愿意上去--我就奇怪了,你为什么做讲师呢?分享是快乐,不是痛苦,佛也这样说过。分析倦怠的原因,我觉得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系。

1、讲师的学习。当你的学习能力不强,感觉给不给学员很多新东西,那不愿意上去讲,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2、讲师心态:对你是第100次,可对学员是第1次,所以一定要做到最好。就象厨师即便做了100次鱼香肉丝,在做101次时,也要做好,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像上面类似的培训讲师中这样处于“职业倦怠”期的人并不少见,这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耗竭状态,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其生活常态表现为: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健康负债;身体上表现为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和脾气暴躁。

工作倦怠在今天的中国广泛出现是很正常的。一家从事职业咨询的事务所最近做过一份调查,显示有61%的白领承认自己的职业困惑很多,经常感到“心累”,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仅仅是为了生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观、成就观、幸福观等受到冲击,而新的为人们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这反映到生活和工作中,就是很多人对职业缺乏认同感、成就感,对生活缺乏信心和快乐。职业倦怠不但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缺乏职业道德、消极怠工等职业危害,严重的还会破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不少职业倦怠的人,像是盖房的一群人,每天不断堆砖头,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们少了一张设计图,不知道要怎么盖,盖到何时完工,原本的热情就在搬砖过程一点一滴流失,最么像行尸走肉。有设计图的搬砖工作,缺乏人生方向与大目标,如果清楚自己的人生往哪里去,知道要将自己打造成什么,即使一路走来颠簸失意,也不会因一时失落,觉得疲惫不堪、抱怨连连。

世界上没有一条同样的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要让自己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到倦怠,就要抗拒机械的“搬砖”心理,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

<上一页12下一页>
倦怠 腰酸背痛 睡眠不足 烦躁 心理障碍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