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儿科 > 小儿麻疹 > 正文

解热药对麻疹发病没有什么作用

麻疹多发于春季和冬季,家长朋友在这两个季节要多注意孩子的孩子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当孩子出现发热情况时,要及时的去进行检查,不要给孩子用一些解热药,因为它对麻疹的病情没有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典型的麻疹病程分为三期:1。前驱期:又称炎症期,病人有发烧、流泪、流涕、咳嗽,发热2~3日后在口腔两侧颊黏膜表面出现针帽大小、周围红晕的白色斑点——柯氏斑。2。出疹期:病程4~5日后进入出疹期,前期症状加重,病人眼睛发红怕光,不愿睁眼,体温高达39℃~40℃,持续不退。起初于耳后、发际出现淡红色、高出皮面2~5毫米的斑丘疹,逐渐向面、颈、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蔓延,并陆续增多融合成片,最后以鼻尖部、手心、脚底见疹即为麻疹出齐。约经3~5日,如无并发症,皮疹即按出疹先后顺序退疹,体温开始恢复正常,全身情况好转,皮疹3~4日退完。

麻疹患者的发热和出疹是必然的病理过程,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高是属于正常病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发热是机体与致病因素做斗争所产生的一种自卫反应,对机体是有利的,并且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力要大于成人,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退热药,家长对此也不必惊慌。

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之所以不主张使用解热药物,是因为使用退热药而使体温突然下降后,会加重病情,会使出疹困难,而且出疹不顺还容易产生喉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中医认为出疹是人体在向外排出火毒)。

如果在出疹前期和出疹期,患者体温过高,考虑到高热会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惊厥、衰竭、失水、虚脱等,可考虑应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如使用酒精擦浴、冰枕等退热。如果采用上述物理方法降温无效时,或者患者体温超过40℃以上,患者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风史的婴幼儿,可酌情使用解热药物如阿司匹林、非那根等,使高热稍降,以防抽风等不良反应。

因此,如果发现有出现上述病症的时候,切不可急于用解热药来缓解患者的病情,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是患上了麻疹就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不然的话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加大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麻疹 小儿麻疹 发病 解热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