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效果好,婴儿鹅口疮怎样预防,鹅口疮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一、婴儿鹅口疮怎么治疗效果好

1、外用偏方治疗鹅口疮

(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鹅口疮患者每日4~6次。

(2)生蜜汁治鹅口疮:取蜂蜜30m,生姜汁10ml,混匀后涂在患处,鹅口疮患者每日2~3次。

2、外敷法治疗鹅口疮

(1)胡黄连、大黄各5g,吴茱萸10g,胆南星3g,共研细末后用醋调成稀糊状,涂敷两足心,覆盖塑料薄膜,纱布包扎,鹅口疮患者每日1次。

(2)用细辛适量,研成粉末,加适量水和少量甘油或用米醋调成糊状,每次取药膏适量,做成药饼贴敷肚脐,上盖纱布,用胶布固定,鹅口疮患者3日1次。

 3、药物治疗鹅口疮

(1)先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的双氧水清洗口腔,再用盐水棉球擦洗干净。鹅口疮患者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2~3天治疗鹅口疮即能治愈。

(2)酮康唑片200mg,研细成粉,加生理盐水20ml配成混悬液,然后将这种液体涂抹口腔黏膜,鹅口疮患者每天2~4次,一般2~3天就能显效,大部分婴儿5天内可治愈。

二、婴儿鹅口疮怎样预防

妈妈们注意卫生习惯

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以免造成宝宝感染患上鹅口疮。

宝宝妈妈用具分开存放

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鹅口疮。

奶瓶等喂奶用具消毒

鹅口疮时真菌的感染,孩子的奶瓶、奶嘴、玩具一定要常烫洗消毒,不然容易反复。但如果家长比较担心的话还是可以选择暂缓接种疫苗的,鹅口疮可以暂缓打疫苗。

新生儿打鹅口疮疫苗

鹅口疮能打疫苗。长鹅口疮一般是不影响打疫苗的。鹅口疮一般不会影响疫苗的,但是鹅口疮一定要用药,用制霉菌素片兑在开塞露或者少量生理盐水中,然后涂在口腔里,一般1-2天就会好的,但是一定要看不到后再继续涂擦2天。

三、鹅口疮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1、准妈妈产道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体的皮肤、肠道,以及女性的阴道中,如果准妈妈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阴道炎,那么就要及时治疗。有统计表明,正常新生儿的鹅口疮有99%是出生经过产道时,接触到妈妈阴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2、新妈妈压力过大。当了新妈妈后,总要担心宝宝的照料、喂养等问题,心理、生理上的压力明显增大,再加上自己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好,即使没有出现生病的状况,过大的压力同样会导致新妈妈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增多或感染几率加大。

3、口服抗生素,接受化学治疗而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4、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5、盲目用药。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四、患鹅口疮都会伴随一些什么症状

患鹅口疮之后患者的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患鹅口疮之后患者发病部位会出现白色斑点。轻症鹅口疮患者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

重症鹅口疮患者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患鹅口疮之后患者可能会患败血症。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鹅口疮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治疗不彻底可能反复发作。人感染鹅口疮既可以通过消化道,也可以通过创伤皮肤,甚至还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患鹅口疮的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别人的传染源。

婴儿 鹅口疮 口疮 婴儿鹅口疮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