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幼儿保健 > 正文

婴儿刚开始从几方面开始发育 婴儿发育标准表

一、婴儿最开始从几方面开始发育?

1.体重。体重的增长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新生儿期有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减轻现象,但是在出生后1周至10天就可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以后体重以每天30克的速度迅速增长。婴儿出生后2~3个月内吃奶多,所以体重增长得快。如若每天增长速度为20克以下,则应在满月后的体格检查时仔细检查一下,分析母乳是否不足。

2.身长。婴儿出生时身长约为50厘米,由于婴儿的身长在前3个月增长较快,在满月时,身长可增加5~6厘米。满2个月时身长要比刚出生时增加10厘米左右。但是通常情况下,身长的增加要比体重的增长慢一些,因此看上去婴儿就显得更胖。

3.头、胸围。头颅的大小可以用头围来衡量。头围的多少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婴儿刚刚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厘米;出生后半年内,头部发育很快,头围比出生时可增加8~10厘米;满一周岁时头围比出生时可增加11~12厘米。如果头部过大或过小,就要请医生检查是否有病了。胸围反映了婴儿胸廓生长发育的情况。出生时,婴儿的胸围一般比头围小1~2厘米,到1岁半至两周岁时,胸围与头围几乎相等了。

4.视、听觉。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逐渐能看见活动的物体和大人的笑脸,如果将手慢慢逼近他眼前,他就会眨眼,这就是孩子能看到一些物体的证明,这种现象叫做“眨眼反射”。一般在此阶段孩子有了初步辨别声音的能力。一般最早能分辨清楚的是妈妈的声音。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停止;若妈妈的声音一停,便又哭起来。也有的孩子一听到音乐声就会停止哭并静静地听着。2个月的孩子,一听到响声,就会把脑袋转向发声的方向,要是突然听到很大的声音,就会引起全身的反应,显得恐惧,甚至哭闹。

5.囟门。周岁以内的小儿的头盖骨还没有发育好,头部各块骨头之间尚有裂缝。在头顶部前中央的地方,有一块菱形间隙,其斜径一般在2.5厘米左右,医学上称之为前囟。婴儿在出生后数月,前囟随着头围的前囟门的闭合变化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通过它可以观察小儿的一些病理变化。前囟闭合过早或过晚都是不正常现象。如果闭合过早多出现小头畸形,闭合过晚多出现佝偻病、呆小病或脑积水,过于饱满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是脑膜炎、脑炎的重要体征。后囟是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的。在头顶后部,一般在出生时就已经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二、宝宝前三个月正常发育养育指标

一、宝宝第一个月

1、生理指标:满月时,男婴体重2.9--5.6千克,身长49.7--59.5厘米;女婴体重2.8--5.1千克,身长49.0--58.1厘米。

2、养育要点:一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乳喂养不必加喂水。二是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可选择配方奶、鲜牛奶、全脂奶粉。注意奶瓶的消毒,配好的奶宝宝一次没吃完,不可留到下一次喝。三是保证每天约20个小时的睡眠;多拥抱、爱抚宝宝,抚摩宝宝全身的皮肤,与宝宝说话;经常用微笑、歌声、鲜艳的有声具逗引宝宝。四是宝宝出生14天开始常规服用D。2~3周左右注意宝宝接种卡介苗的反应,出现红肿硬块并形成小脓包是正常反应。五是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单睡一张床,防止窒息;喂牛奶、洗澡时,防止烫伤;把宠物转移到别处,防止宝宝被动物咬伤。

3、发育指标: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4、提示:确定宝宝的气质是活泼型、安静型,还是一般型,对于宝宝的养育非常必要;奶水不足的母亲不要急于加代乳品,多吃些能下奶的食物,如鲫鱼、鲢鱼、猪蹄、黄花菜、丝瓜芝麻、酒糟。给宝宝拍照时,不用闪光灯。

二、宝宝第二个月

1、生理指标: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

2、养育要点: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让宝宝醒的时候处在快乐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天气好时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看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可以让宝宝俯卧片刻;悬吊鲜艳、能动的玩具,给宝宝看、触摸、抓握。

3、发育指标: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4、提示:在阳光下晒宝宝屁股,可治疗"红臀";母亲发烧38度以上时应停止哺乳,发低烧(37.5℃~38℃)时是可以继续哺乳的。别让宝宝过胖。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浓缩鱼肝油。

三、宝宝第三个月

1、生理指标: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2、养育要点: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

 3、发育指标: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4、提示:多数宝宝此时应该补钙了。带宝宝到公共场所为时尚早。尽早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为以后加辅食作准备。

三、婴儿前五个月发育标准

1、满月婴儿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6.15公斤,4.92至7.55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9.80厘米,56.00至64.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5.60公斤,4.56至6.82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8.50厘米,54.44至62.8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2、两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6.15公斤,4.92至7.55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59.80厘米,56.00至64.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5.60公斤,4.56至6.82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身长58.50厘米,54.44至62.8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3、三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7.22公斤,5.82至8.80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3.00厘米,59.60至67.1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6.65公斤,5.51至8.00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2.00厘米,58.22至66.0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4、四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7.85公斤,6.63至9.26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5.70厘米,62.02至69.56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7.15公斤,6.14至8.63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4.00厘米,60.61至67.99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5、五个月发育标准:到本月末,男宝宝平均体重8.36公斤,6.80至10.08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8.00厘米,64.12至71.75厘米之间均属正常。女宝宝平均体重7.51公斤,6.34至9.38公斤之间均属正常;平均身长66.20厘米,61.72至70.50厘米之间均属正常。

四、一岁宝宝主食该吃些什么

此时,绝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喂给一岁的宝宝吃了,在设计宝宝的菜单时,应保证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种类。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加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进餐时间和进餐习惯,以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餐时间以20-30分为限,让宝宝坐在儿童餐椅上,和大人异同吃等。同时要记住脂肪对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时期应合理摄入,而不是限制。

在辅食的实际制作中,爸妈可以为宝宝制作一些烂饭、馒头、饼干机肉末、碎菜和水果等食物,丰富食物种类。还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食量,每日喂食2-3次辅食,代替1-2次母乳,以补充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过口味不要太重,并且要避开刺激性较强的调味料,以免宝宝对其他食品产生厌恶感。

1、板栗鸡丝粥

食材:大米100克、板栗100克、鸡胸肉80克、盐5克、油10毫升。

做法:大米洗净后加少许油拌匀,腌制30分钟,板栗去壳。鸡胸肉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煮熟,捞出放凉后顺着鸡肉的纹理撕成细丝,用少许油和盐腌制片刻。板栗切碎。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腌制好的大米,放入板栗,再次煮滚后转小火煲煮30分钟。待米粥软烂时将鸡丝放入锅里,用勺子搅拌均匀,继续用小火再煮5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2、缤纷红薯粥

食材:白米30克、红薯半个。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加入足量的清水,煮成白米粥。红薯洗净后削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入蒸锅中蒸至熟透。将蒸好的红薯取出,用勺子碾压成泥状。红薯泥放入白米粥中,搅拌均匀即可。

婴儿 婴儿发育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