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养生 > 部位养生 > 正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分类

 (1)根据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分类: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先天性发育不良:股骨头仅略向外移,Shenton线基本正常,但CE角可减小,髋臼变浅,Dunn称此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Ⅰ级。

②先天性半脱位: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但仍与髋臼的外侧部分形成关节,Shenton线不连续,CE角小于20°,髋臼变浅,属Dunn分类Ⅱ级。

③先天性完全脱位:股骨头完全在真性髋臼以外,与髂骨的外侧面形成关节,逐渐形成假髋臼,原关节囊则嵌夹于股骨头与髂骨之间,属Dunn分类Ⅲ级。

(2)根据脱位的程度分类:孙材康参照Zionts的标准,分为以下4度:

①Ⅰ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Y线以下、髋臼外上缘垂线之外。

②Ⅱ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Y线与Y线的臼上缘平行线之间。

③Ⅲ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臼上缘平行线高度。

④Ⅳ度脱位:股骨头骺核位于臼上缘平行线以上,并有假臼形成。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具体的临床表现

(1)新生儿和婴儿期的表现:

①症状:

A.关节活动障碍:患肢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健侧差,蹬踩力量位于另一侧。髋关节外展受限。

B.患肢短缩:患侧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常见相应的下肢短缩。

C.皮纹及会阴部的变化: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数目增加。女婴大阴唇不对称,会阴部加宽。

②检查:

A.Ortolani试验和Barlow试验:适用于自出生至3个月之间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由Ortolani于1935年首先提出,由Barlow加以改良。Ortolani的方法是将患儿两膝和两髋屈至90°,检查者将拇指放在患儿大腿内侧,食指、中指则放在大转子处,将大腿逐渐外展、外旋。如有脱位,可感到股骨头嵌于髋臼缘而产生轻微的外展阻力。然后,以食指、中指往上抬起大转子,拇指可感到股骨头滑入髋臼内时的弹动,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Barlow试验与Ortolani试验操作相反,检查者使患儿大腿被动内收、内旋,并将拇指向外上方推压股骨大转子,可再次感到一次弹动。

B.Allis征(Galezzi征):使新生儿平卧,屈膝85°~90°,两腿并拢,双足跟对齐,如有本病,可见两膝高低不等。这是患侧股骨上移所致。

C.套叠试验:使患儿平卧,患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检查者一手握住其股骨远端和膝关节,另一手压住其腹股沟,在提推患肢膝部时,如感到大转子随之上下活动,则为套叠试验阳性。

D.髋膝屈曲外展试验:使受检婴儿平卧,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其膝部,拇指在膝部内侧,其余的四指在膝部外侧,正常的婴儿一般可外展80°左右,若仅外展50°~60°,则为阳性,只能外展40°~50°为强阳性。

(2)幼儿期的表现:

①症状:

A.跛行步态:跛行常是小儿就诊时家长的惟一主诉。一侧脱位时表现为跛行;双侧脱位时则表现为“鸭步”,患儿臀部明显后突,腰前凸增大。

B.患肢短缩畸形:除短缩外,同时有内收畸形。

②检查:

A.Nelaton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正常时通过大转子顶点,称为Nelaton线,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B.Trendelenburg试验:嘱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力,使对侧骨盆下降,从背后观察尤为清楚,称为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是髋关节不稳定的体征。

三、婴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1岁以内

使用带蹬吊带法治疗。出生后8~9周,发现髋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可使用带蹬吊带6~9个月。使用带蹬吊带仅限制髋关节的伸展活动,其他活动不受限。除个别有阻碍复位的因素外,绝大多数宝宝都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使用4个月以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治疗措施。

1~3岁

对部分症状较轻的宝宝,仍可使用带蹬吊带法治疗。若使用4~6周后不能复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复,然后用石膏固定。

整复方法为在全身麻醉下,宝宝仰卧位,患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沿大腿长轴方向做牵引,使股骨头纳入髋臼内。达到整复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响股骨头的发育,也容易产生缺血性改变,故目前国内、外小儿骨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多采用髋人字石膏,即髋关节仅外展80°左右,膝关节微屈,上石膏后允许宝宝带着石膏踩地活动。

4岁以上

此时髋关节脱位程度已经加重,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性改变也较严重,有时会有感染,手法整复难以成功,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沙尔特骨盆截骨术、股骨旋转截骨术等。

婴儿不可能察觉到自己是否患上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就要求家长在照料孩子的时候要格外的细心,婴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初期是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的,延误下去不仅仅会加大治疗难度,还会造成残疾的悲剧,所以,宝宝患上了此病一定要及时的诊治。

四、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X线、CT检查、血常规、髋臼系数、髋关节造影术

1.Von-Rosen(外展内旋位)摄片法

婴儿仰卧,使其两髋伸直并外展45°,尽力内旋位摄片。正常时,股骨干轴线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下。但髋关节脱位时,此线则经髂前上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上。然而,个别患儿的髋关节脱位在外展、内旋位有自然复位的可能,结果表现正常。本法测量较为可靠,适用于新生儿期股骨头骨化中心尚未出现者。

2.Perkin象限

股骨头骨骺核骨化出现后可利用Perkin象限判断髋关节的脱位情况。即在两侧髋臼中心间连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线做一垂线(P线),将髋关节划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内,在外下象限时为半脱位,在外上象限内时为全脱位。

3.髋臼系数

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其与H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系数,其正常值为20°~25°。小儿开始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至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左右。髋关节脱位时此角明显增大,甚至在30°以上。

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关节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