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小心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人们应该怎么办?糖尿病朋友们不要慌张,更不要过于担心害怕。只要糖尿病患者及时就医,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可以了。I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专家介绍,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专家介绍,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以前对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医学界弃之不用。那么,除此之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哪些区别呢?
特点一:专家介绍,对于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特点二:很多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特点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特点四:大量的临场试验表明,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特点五:专家建议,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糖尿病专家提示,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那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
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或C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缺乏。
各种免疫抗体的检查:如GAD抗体、ICA抗体等,这些抗体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是否于免疫有关。
综上所述,如果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甚至是同事患上了糖尿病,我们要给他们好的护理事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
糖尿病患者饮奶好处多 眼看冬天一天比一天冷,很多人开始选择在这个时节进补。可是,
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
预防糖尿病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预防糖尿病常吃的食物有鱿鱼、干鱿鱼、鱿鱼须、鱿鱼板、鱿鱼圈、口蘑、
预防糖尿病的食物与饮食方法,预防糖尿病常吃的食物有亚麻籽油、浸鱿鱼、长豇豆、野燕麦、高丽参、荞麦茶、
预防糖尿病的食物有哪些,预防糖尿病吃什么好?预防糖尿病常吃的食物有鱿鱼头、山药、脆山药、燕麦、燕麦片
糖尿病吃什么食物好?如何饮食?糖尿病常吃的食物有海鲫鱼、豆苗、蒜黄、莜麦面、铁观音、鹌鹑、鸡枞菌、鲜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自认为血糖控制的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双腿皮肤干燥、出汗少、营养差、色素沉着,或是容易破溃而难以愈合、形成溃疡、发黑或出
课题组前期基础研究已经证实,长期饮酒一方面可诱发包括骨骼肌、脂肪、肝脏在内的多种胰岛素靶器官胰岛素抵
从流行病学调查中证实,中国人移居美国后ii型糖尿病比国内发病率高45倍,这充分说明饮食结构与生活环境
研究人员在对大约4000名男女进行17年的追踪研究后发现,血液中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含量较高的人比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