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 名菜 食材 百科 健康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糖尿病 > 糖尿病常识 > 正文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偏方 详解糖尿病足的中医疗法

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足疾病

中医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表现进行辨证论治。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应重视局部辨证,兼顾全身辨证。局部辨证主要从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和溃疡的情况来综合分析:

1、肤温降低属气虚阳气不足或气血瘀滞。

2、肤温升高属热邪为患,但有实、虚之分,实者多为湿热下注所致,其虚者则是阴虚所生。

3、皮肤颜色苍白多属血虚,发红属热证,可为实热,可为虚热。

4、皮色紫红或青紫为瘀血,压之褪色者多为瘀在脉管,压之不褪色者多为瘀在脉外。

5、黑色多为死肌之色。创面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脓水恶臭,灼痛剧烈,夜间尤甚,多属热毒伤阴证。

6、创面污浊不清,脓液伴有臭味,并易出血,创周紫暗,多为湿热瘀滞,其中热盛者,脓液稠厚,湿盛者,创面渗液较多,肉芽水肿。

7、溃疡久不愈合,肉芽呈灰白色或如镜面,脓液少而清稀,多为气血两虚。

二、糖尿病足有哪些中医疗法

1、血瘀阻络型

证候:多见于坏疽前期。下肢无力、怕凉,间歇跛行。皮肤瘙痒、干而无汗,双足皮肤干燥、龟裂、骈胝形成,足部皮色苍白或发暗有瘀斑,毫毛脱落,趾甲增厚。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或异物感。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

证候分析:素患消渴,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运行,阴虚血燥,气血不畅、血脉瘀阻,经络不利,肌肤筋骨失养,故出现以上诸症。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弦为气虚血瘀之象。

处方:黄芪60g,桑桂枝各l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丹参30g,生地15g,川牛膝15g,生地龙15g,鸡血藤30g,白僵蚕l0g。加减:若麻木较重者,可加丝瓜络、络石藤等通络之品,若肢体无力感突出可加重健脾强肾之品,如党参10g、白术10g、云苓15g、桑寄生25g。方剂:补阳还元汤加味。

治法:益气通脉,活血化瘀。

2、阳虚阴寒型

证候:肢体发凉,足趾麻木疼痛,喜温恶寒,遇寒加重。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

证候分析:消渴日久,阴损及阳,阳虚生内寒,不能温煦四末,故见肢体发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局部皮肤苍白或瘀紫,行走后症状加重,肢体麻木疼痛。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见喜温恶寒、遇寒加重。舌质淡、舌苔薄、脉沉迟或沉细均为阳虚阴寒内盛之征。

处方:熟地30g,鹿角胶10g,肉桂3g,炭3g,白芥子10g,麻黄3g,甘草3g。加减:气血瘀阻可加鸡血藤、鬼箭羽。如局部有脓肿形成可加生黄芪、皂角、穿山甲益气脱脓。方剂:温阳汤。

治法:温阳散寒,兼以通脉。

三、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

1、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可能与第一足趾压力负荷高有关。糖尿病足主要指初期的糖尿病人,没有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却已出现足部感染如甲沟炎、脚气感染等所造成的足部感染、化脓、溃烂等症状,根据糖尿病足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中15%至20%在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根据引发溃疡的主要原因分为神经足病、缺血足病和混合性足病(神经-血管性)。临床报告显示,在糖尿病足溃疡中,溃疡部位以第一足趾最为常见,占约47%。

2、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与神经性足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中神经性溃疡较常见,占约64%,缺血性糖尿病足占约36%。糖尿病足患者中神经性足病,其预后优于血管性足病,而混合性(神经-血管)足病的预后最差,下肢缺血更为严重,足部神经病变与缺血病变相互影响加重足部病情.

四、糖尿病足溃疡的危害有哪些

1.糖尿病足本身症状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患者身体不舒服,就比逼迫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还得吃药打针,这种状况绵延无期,其中的痛苦是非糖尿病足患者难以体会的。

2.糖尿病足本身病情重,危害大。糖尿病足反映了糖尿病造成足部神经、大血管的病变,并导致局部组织的破溃、感染、骨髓炎、坏死等,局部治疗通常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需要进行截肢或截趾。

3.不可忽视糖尿病足引发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可并发或诱发其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甚至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综合征,以及因足部感染扩散导致全身脓毒症。

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足的一些数据表明:①每6位糖尿病患者中将有1位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②每年有400万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③全世界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截肢。④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⑤在发展中国家足部疾病占卫生保健资源的40%。⑥因糖尿病足截肢的直接费用估计在3万-6万美元。⑦糖尿病足溃疡可以预防,85%的截肢可以避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溃疡 更多>>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
大厨艺首页

© Copyright 2013 大厨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